背景介紹
◆在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NWS)氣象站報告了死亡穀國家公園130°F(55.4℃)的高溫數據。
◆這一數據若證明屬實,將創造野外自動測量的高溫記錄。
◆該站使用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傳(chuan) 感器是來自Campbell Scientific的CS215,安裝於(yu) 被動防輻射罩(見參考1)中。
◆國家氣象局(NWS)、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 NPS)和Campbell Scientific(CS)等合作,於(yu) 2021年5月在原氣象站附近安裝了一套帶有多個(ge) 傳(chuan) 感器的附加氣象站,開展比對測試。
設備介紹
◆安裝於(yu) NWS氣象站(圖1)的溫度傳(chuan) 感器包括:
●熱敏電阻珠,安裝於(yu) 吸氣式防輻射罩中。
●109溫度傳(chuan) 感器,安裝於(yu) 被動防輻射罩中。
●HygroVUE™5溫度及相對濕度傳(chuan) 感器(2個(ge) ):一個(ge) 安裝於(yu) 吸氣式防輻射罩中,另一個(ge) 安裝於(yu) 被動防輻射罩中。
◆表1(見下文)列出了各溫度傳(chuan) 感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該氣象站包含1個(ge) 太陽輻射表(CS320)和超聲風傳(chuan) 感器(ClimaVUE50一體(ti) 式傳(chuan) 感器)。
圖1
表1 各溫度傳(chuan) 感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表2 各種傳(chuan) 感器在2021年5月至11月的比較匯總。其中HV5=HygroVUE™5,p=被動防輻射罩,a=吸氣式防輻射罩,Beads=熱敏電阻珠的平均值
數據處理及其結果
◆CS215和HygroVUE™5的測量周期較長(表1),至少需要6~7分鍾的平衡時間才能達到95%的步長變化;
◆所有傳(chuan) 感器均測量出了2021年7月9日下午的氣溫峰值;
◆由於(yu) 吸氣式防輻射罩的作用,兩(liang) 個(ge) HygroVUE™5傳(chuan) 感器的測量數據存在差異,這與(yu) 預期結果一致(表2);
◆吸氣式防輻射罩內(nei) 的HygroVUE™5的測量值與(yu) 熱敏電阻珠的測量值一致性較好(表2)。
總結與(yu) 要點
◆在不同種類的溫度傳(chuan) 感器的比較過程中,測量周期是應該考慮的因素;
◆此次對比過程僅(jin) 考慮了傳(chuan) 感器本身性能和防輻射罩的作用,尚有許多其他不確定性因素有待分析;
◆這種情況下的溫度數據該如何記錄?應該以瞬時值、滑動平均或平均值為(wei) 準?雖然WMO2給出了基於(yu) 傳(chuan) 感器測量周期的測量間隔指導,但針對此情況,仍沒有明確的解決(jue) 方案,需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
1.But it is a Dry Heat… like a Furnace. Blog article.
2.DIMO Guide8.
3.HygroVUE™5 Digital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Sensor.
請點擊鏈接以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