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量觀測理論與(yu) 技術培訓
一、背景
基於(yu) 渦度相關(guan) 技術的通量觀測已經成為(wei) 陸地生態係統碳水循環與(yu) 全球變化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並由此形成了不同區域和全球尺度的通量觀測研究網絡。自2002年以來,隨著觀測站點的不斷增加,ChinaFLUX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帶動了我國通量觀測研究事業(ye) 的快速發展,彌補了我國陸地生態係統觀測站點在空間分布和植被類型覆蓋上的不足,增強了我國通量觀測研究的實力。
伴隨國際通量觀測研究的不斷深入,渦度相關(guan) 通量觀測技術及其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與(yu) 延伸。ChinaFLUX通量觀測理論與(yu) 技術培訓得到了國內(nei) 有關(guan) 研究機構和人員的廣泛參與(yu) ,先後為(wei) 國內(nei) 眾(zhong) 多觀測台站和研究機構培訓了大批通量觀測技術和研究人員,有力支撐了我國通量觀測研究的持續和發展。
ChinaFLUX第十八次通量觀測理論與(yu) 技術培訓擬定於(yu) 2023年8月17日至19日舉(ju) 辦,此次培訓將以現場培訓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本次培訓也是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態係統研究網絡(CERN)和科技部國家生態係統觀測研究網絡(CNERN)能力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之一。
二、培訓目的
麵向ChinaFLUX聯盟成員和從(cong) 事通量觀測研究人員,開展渦度相關(guan) 通量觀測基礎理論、儀(yi) 器組成、數據質控、分析應用、發展趨勢等方麵的技術與(yu) 方法培訓,培養(yang) 國內(nei) 的通量觀測研究隊伍,以及提升野外台站的觀測技術水平。
三、培訓內(nei) 容
1. 通量觀測的邊界層氣象學基礎理論
2. 通量觀測的技術方法及儀(yi) 器的實際應用
3. 通量數據處理方法及數據質量控製
4. 渦動相關(guan) 係統的運行操作與(yu) 係統維護
5. 通量觀測研究的最新進展
四、主辦單位
中國通量觀測研究聯盟(ChinaFLUX)
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態係統研究網絡(CERN)
國家生態係統觀測研究網絡(CNERN)
五、承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遼寧清原森林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raybet下载iphoness
Campbell Scientific Inc.
六、培訓安排
1. 培訓地點: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2. 培訓形式:現場培訓+線上直播
3. 培訓日程:
七、報名注冊(ce)
1. 所有參加培訓人員均需網上注冊(ce) 申請,請通過登錄如下網站( https://www.wjx.cn/vm/Qw7dD9c.aspx)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報名:
2. 培訓報名截止日期:2023年7月30日,現場培訓人數上限為(wei) 80人,以報名先後順序入選
3. 備注:報名注冊(ce) 截止後您將會(hui) 收到是否成功報名參加現場或線上培訓的郵件回複(由Chinaflux@igsnrr.ac.cn郵箱發出,請留意)
八、酒店推薦
1.沈陽金廊智選假日酒店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168號-2甲 距地鐵站步行730米 距生態所1.5公裏左右
預訂電話:15940030895 谘詢人:楊經理 預訂時請說明參加“2023年通量培訓"
*協議價(jia) 格
高級標間/大床:398元含雙早
普通標間/大床:338元含雙早
2.沈陽瑞士酒店
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青年大街109號 距地鐵站步行100米 距生態所1.5公裏左右
預訂電話:18940281263 谘詢人:薑經理 預訂時請說明參加“2023年通量培訓"
*協議價(jia) 格
普通標間/大床:450元含單早
普通標間/大床:500元含雙早
*以上酒店僅(jin) 供大家參考,請大家自行選擇適宜的酒店盡早預訂避免無房*
九、其他注意事項
1. 培訓不收取費用,免費提供培訓期間的午餐、17日晚餐及站點考察往返交通。
2. 往返培訓地點交通及住宿費用自理。
3. 現場培訓每個(ge) 台站或單位報名人數限額為(wei) 2人,現場培訓人數上限為(wei) 80人。
4. 更多信息敬請留意以下網站或公眾(zhong) 號
ChinaFLUX網站 https://www.chinaflux.org
歡迎掃碼進入
ChinaFLUX 微信公眾(zhong) 號
歡迎掃碼關(guan) 注
Campbell Scientific 微信公眾(zhong) 號
歡迎掃碼關(guan) 注
十、谘詢方式
1. 中科院地理資源所 張維康、毛霽野
電話:010-64889269
郵箱:chinaflux@igsnrr.ac.cn
2. Campbell Scientific Inc.
康寶智信測量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陳蕾
電話:010-65610080
郵箱:info@campbellsci.com.cn
注:以上文章來源於(yu) “通量聯盟"微信公眾(zhong) 號 ,作者“中國通量網"。